黃連忠《敦煌三本六祖壇經校釋》正式出版發行於20219

 

  筆者於就學高中時期的1981年,初讀宗寶本《六祖壇經》至今,正好滿40年了。在198810月,筆者開始撰寫第一篇佛學論文。到了19924月,撰寫第19篇論文時,發表了〈從宗寶本《六祖壇經》論六祖惠能的生活實踐哲學〉一文。在19959月開始,筆者就學於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班期間,選聽了潘師重規「敦煌學研討」課程,在19966月也完成了〈敦煌寫本《六祖壇經》文字校訂的比較研究初探──以潘師重規《敦煌壇經新書》為中心的探討〉的學期報告。因此,從1995年至今2021年,已有26年的光陰。20065月在台灣萬卷樓圖書公司正式出版了《敦博本六祖壇經校釋》一書,轉眼又過了15年春秋。今年2021104日,本書已經正式出版發行,也可以說是完成了筆者半生心血的學習階段,謹將這份微薄的研究成果公諸於世,亦祈海內外專家學者不吝指教。

  三十年來,筆者對於《六祖壇經》的各項粗淺研究,從論證《六祖壇經》的禪學思想開始,廣泛地協助編集相關研究的書目,並曾在筆者的協助編輯下,於201411月在廣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《六祖慧能與壇經研究目錄集成》一書。除此之外,筆者近年也搜集各種不同譜系的版本探討,在今年2021年底或明年2022年,筆者協助編輯的《六祖壇經歷代版本集成》,亦將於廣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。此書內容除了羅列了37種三大系統《六祖壇經》的古代版本,筆者與助理郭明儀也合作校訂了敦煌三本、惠昕五本與從契嵩至宗寶七本《六祖壇經》的三大系統之校訂本,合訂成40個版本。

  為何會協助編輯《六祖壇經歷代版本集成》?主要的因緣是柳田聖山在1976年於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,出版《六祖壇經諸本集成》一書,該書錄有11項版本。如今45年過去了,海峽兩岸與國際佛學界發現或公布許多新的《六祖壇經》版本,兩岸的佛教學界應該將最新的研究成果與版本狀況公開發行,期待能為《六祖壇經》推進一個新的研究進程與高度。在柳田聖山出版《六祖壇經諸本集成》書中,錄有日本金山天寧寺本中的一頁,段落有所誤植,我已經將其更正重貼完稿。希望在今年底或明年初,將全部40項版本出版前的樣稿,一一再細校,直至完美無瑕疵為止,最後付梓印出。

  在此之外,筆者更留意從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到六祖惠能之間禪法的遞變,以及從禪宗史觀的宏觀角度探究惠能禪法的特質,筆者始終覺得惠能禪法的核心要領是中國禪宗發展的關鍵,但其禪法核心要領為何,卻是文字言語之外的「教外別傳」中,最為神秘的部分。簡單的說,跳出中國禪宗史與禪學思想發展的框架,如何正確了知並掌握惠能禪法實踐的核心要領,一直是筆者關注的重點。同時,敦煌三本《六祖壇經》的內容中,筆者發現許多與南傳佛教禪法互證的深刻內涵,從而改變了筆者從中國禪學思想格套中的視野,思考另一種可能性,就是惠能的禪法即是繼承於達摩以來的禪觀,然而達摩禪觀正是延續佛陀禪觀的根本精神與要領。

  筆者對於這項問題的探索,另有一項大膽的推證。禪宗的法脈傳承,不論是西天二十八祖還是中國禪宗六祖的建立,都是源自於釋迦牟尼佛的三昧禪觀,亦可以說是佛陀心印或是佛陀的核心禪觀。這是以佛陀真實的證悟實相為基礎所發展並傳播的法門,不同於經論與教理的文字傳播路線,完全是以佛陀真實的體證為中心,以實際的證悟為佛心印的傳承。因此,佛陀的證悟乃是在佛陀證悟以前,即有的以印度原始宗教禪定學為基礎,在佛陀於菩提樹下透過某種禪觀法門,而得以大澈大悟為佛陀特有的禪觀或禪悟法門。所以,從南傳佛教修習禪定與禪觀的修持系統而言,有止定的奢摩他(梵語Śamatha)與觀慧的毗婆舍那(梵語vipaśyanā)之兩大要項為核心要領,其中又以修習安止的奢摩他為初入門的根本路徑。

  筆者以為惠能傳授的「定慧等」禪法,實則為達摩禪法的核心要領與教學主軸。因此,筆者以為達摩的「壁觀」禪法,表面上是以「壁觀」為名,實則是實證佛陀或阿羅漢境界的達摩祖師,親自指導弟子禪修,弟子修習的主要內容即是禪定與觀慧。一方面弟子透過精勤的修持,另一方面具備解脫證量的善知識之師父予以適切的指導,這正是禪宗傳承真正的精神與意義。在《六祖壇經》中的「定慧等」的禪觀,筆者以為即是達摩禪法的核心禪觀,從初祖達摩到六祖惠能之間心法一脈相承,如此便能充分說明菩提達摩為中國禪宗的初祖,即無可疑了。

  因此,筆者在校讀敦煌三本《六祖壇經》中,忽然明白禪宗初祖摩訶迦葉,說是拈花微笑公案的傳承,實則他是佛陀入滅後的教團領袖,完全領受佛陀的禪法。因此,禪宗並非是教外的別傳,而是佛陀心法的直傳,禪宗真正的禪法,以毗婆舍那禪觀為主。佛陀應世二千五百年來,達摩來到中國一千五百年來,佛陀禪法的真正核心要領,就是六祖惠能說的定慧法門,以修習奢摩他為主的禪定,同時同步發起毗婆舍那的禪觀,即能覺悟而證初果乃至四果,如此而已。筆者以為別把禪法想得太難或太複雜,愈是簡單的要領,愈是重要的關鍵。然而,沒有經過長久的修持練習,沒有熱情投入一生的情懷,沒有企求解脫而追求真理的忠誠懇切之心,那是無法在修習禪法中感受細膩而深遠光明的深刻內涵。

  或許是宿世的因緣,讓筆者能夠在近三十年間,不斷探索與研究《六祖壇經》,特別是筆者在201811日正式於服務的大學退休,至今已三年半了。在此期間,筆者在台灣桃園的圓光佛學研究所講授禪宗的課程。在兼課的過程裡,也全程在家一人獨力照顧八十餘歲年邁多病的老母親,同時也有更多的時間從事禪宗的研究與學習禪坐的行持。

  2020年初至今,新冠肺炎席捲全球,人類正面對一波又一波的疫情,生命在一呼一吸之間顯得脆弱與無常。在閉門深居的近兩年來,筆者又重新多次反覆親自校勘敦煌三本《六祖壇經》,一字一句,細細斟酌,溫故而知新,試著從研讀中體會惠能禪法行持的要領。同時,我亦得到就讀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所郭明儀同學的協助,在近一年多來,她一邊跟隨我研究佛教文獻學、佛學思想與敦煌寫本,一邊學習禪法與勤誦古梵音大悲咒之餘,也付出大量的時間與心力,協助我校訂敦煌三本《六祖壇經》,筆者也因為有了好的幫手,而能盡早地完成這項繁雜的學術研究工作,一併誠摯地感謝她。

  今年2021年適逢六祖惠能圓寂1308年,筆者已盡半生心血完成此書,也是完成了筆者多年來的宿願,且願此書能與更多的朋友分享拙見與結善法緣。本書預定先在台灣地區正式出版發行,將來因緣成熟,亦希望在廣東省佛教協會的支持下,在廣州或大陸內地其他城巿出版。兩岸佛教禪宗血脈相連,祈願中華佛教乃至世界佛教,都能在六祖惠能禪法的引領下,歡喜融和,再現盛世輝煌。

  本書雖然前後經過15年以上的時間,不斷更新訂正與修改補充,但其中錯謬之處,恐怕亦是所在必多,尚祈海內外方家不吝賜正,是幸!